甘肅:風電過剩困局
發表時間:2017-7-24 15:26:31 點擊:
酒泉,古稱肅州,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。
出酒泉古城,沿G30連霍高速一路往瓜州方向前行,白色的巨大風機沿公路兩邊綿延矗立,大大小小幾百個風電場,遍布在祁連山和馬鬃山之間數百公里的河西走廊戈壁荒灘上。
這里就是我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。
從2008年立項建設開始,酒泉風電基地便成為我國清潔能源發展一路高歌猛進,卻又深陷困境的縮影。
甘肅風電增速過快,開發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本地消納能力,再疊加用電需求增長放緩等因素,使得裝機水平與負荷比例極不匹配。
2017年2月22日,國家能源局發布《2017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》,對全國各省市風電投資情況進行預警監測,甘肅被列為風電開發建設紅色預警區域。按照要求,電網企業不得受理紅色預警。▍^)風電項目新增并網申請,包含在建、已核準和納入規劃的項目。同時,派出機構也不再對紅色預警。▍^)新建風電項目發放新的發電業務許可。
甘肅風電深陷困局。如何破解,唯有消納。
“風光”經濟的輝煌與困惑
“酒泉這幾年發展很快,市區擴大了好幾倍!本迫心茉淳指本珠L韓明文不無驕傲地說。
酒泉的發展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地風電的發展。
2016年有媒體算過一筆賬:酒泉風電基地從2009年開工建設,到2010年一期投產,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。2010年,酒泉市風電產業完成投資223億元,完成增加值60.05億元,上繳稅金1.94億元,吸納就業8000余人。在風電產業的帶動下,“十一五”時期,酒泉生產總值達到405億元,在甘肅省的排名由“十五”末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;財政收入達到50.5億元,排名由甘肅省第7位上升到第3位;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38.6億元,連續保持甘肅省第3位;工業增加值達到173億元,由甘肅省第6位上升到第3位。
在風電建設最高潮的時候,當地建筑水泥和砂石的價格都在飆漲,甚至一度供不應求。
韓明文更看重的是風電發展帶動的產業發展,“我們已經有了完整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鏈!
2008年,金風科技第一個在酒泉建廠生產風機。不到兩年時間,風機裝備銷售收入就占到甘肅省裝備制造銷售收入的八成。
然而,隨著更多生產風電設備企業投資建廠,更多風電場建設投產,風電投資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蜜月期戛然而止,逐漸攀升的棄風率正在讓以風電產業為基礎的當地經濟風光不再,后繼乏力!皸夛L主要還是電消納不了。因此,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千方百計想辦法促進本地消納!表n明文說。
其實,風電消納難的困局,不僅僅局限在酒泉,整個甘肅省的風電發展也正陷入同樣的困境。
2016年,甘肅因嚴重棄風而備受各界關注。供大于求、市場消納能力嚴重不足,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。
一方面深挖本地市場,一方面加大外部市場開拓,“兩條腿走路”成為現階段解決風電消納難的主要途徑。
本地消納的自救及潛力
6月初,瓜州縣城北端的風電供暖試點項目正在加快擴容建設,現場一片繁忙景象!拔覀円s在下一個采暖季之前完成所有工程!表椖靠偨浝韺O曉東說。
作為甘肅省第一個大型風電供暖試點項目,一期工程已經投運,實現供暖面積100萬平方米,就地消納電量1.5億千瓦時。瓜州縣淵泉第二小學是清潔電采暖的首批受益用戶!盁崃糠浅7定,室內溫度一直保持在24攝氏度左右。外面北風呼嘯,冰天雪地,教室里溫暖如春!睖Y泉二小辦公室主任郭海燕在瓜州生活了半輩子,親身經歷了從“談風色變”到風電造福百姓這一過程。
瓜州縣能源局干事趙楊正在現場向業主了解工程進度情況,“這里用的設備是高壓電極鍋爐設備,利用先進的蓄能技術結合低谷電力,通過已安裝的3臺40兆瓦高壓電極鍋爐及2臺1萬噸蓄熱罐,進行加熱蓄熱。項目全部建成后,可實現供暖面積300萬平方米,每年可以消納新能源電量5億千瓦時!
“甘肅省用電負荷較小,要在本地開拓風電消納市場,必須大力實施電能替代!眹W甘肅省電力公司營銷部市場處處長周有學介紹,在售電量增長放緩的情況下,電能替代成為增加清潔電力消納的有效途徑!俺诵履茉垂╇姴膳秒,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發電、新能源直購電等,都有很大潛力可以挖!
2015年,甘肅電力交易平臺組織開展了中鋁蘭州分公司、酒泉鋼鐵公司、金川公司、玉門石油管理局等4家國有大型企業自備電廠與新能源發電企業的替代交易工作,共完成16.5億千瓦時替代交易電量。
2016年初,根據甘肅省能監辦安排,甘肅電力交易平臺還組織開展了中鋁蘭州分公司、玉門石油兩家企業自備電廠的替代發電工作,其中,中鋁蘭州分公司自備電廠替代電量19億千瓦時,玉門石油管理局自備電廠替代電量1.3億千瓦時。4月底,根據省能源局安排,又組織開展了金川公司自備電廠的替代發電交易,替代電量4.5億千瓦時。合計已達成替代電量24.8億千瓦時。目前,按照省能源局批復,正在組織開展酒鋼公司自備電廠替代工作,計劃替代電量10億千瓦時。
與此同時,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漸明朗,2015年甘肅省逐步試點新能源直購電,當年共有25家用電企業與全省符合準入條件的新能源企業開展直接交易8078萬千瓦時。
《甘肅省2016年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實施細則》將全省范圍內發電出力不受網架和時段限制的、符合國家政策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、已并網發電的集中式光伏、風力發電企業均納入直購電范圍。至此,新能源直購電工作在甘肅全面開展。通過交易平臺,87家新能源企業與96家電力用戶成交,交易電量12.39億千瓦時。
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和推動新能源就地消納,不僅有效緩解了省內棄風矛盾,還使工業企業、新能源發電企業、電網企業三方共贏,促進了甘肅省工業經濟發展。
然而,對比2016年甘肅全網富余電量,更大的消納缺口還需要跨省跨區外送來解決。
外送市場的理想與現實
據國網甘肅電力調控中心統計,“十二五”期間,甘肅電源裝機年均增長率為18.15%,是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率的2.34倍,是最大負荷年均增長率的2.59倍。截至2016年12月底,甘肅電網裝機負荷比為3.6:1,新能源裝機負荷比為1.46:1。
本地電力消費市場有限,只有將更多的風電等新能源賣到外省去。
甘肅省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計劃市場組織專責李娟介紹,2016年,在全省用電量負增長3.06%的情況下,國網甘肅電力通過擴大外送規模促進新能源跨省跨區消納,全年新能源發電量196.6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8.7%,新能源發電出力及發電量均達歷史最高。
在甘肅華電瓜州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干西3風場的調控室,場長姬建平正根據要求在現貨市場系統中填報交易信息。
通過數據對比,姬建平發現,今年同期風機利用小時數明顯高于去年。甘肅中廣核永盛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瓜州縣大梁、干東一風電場副總經理朱振海也有同樣的發現:“今年頭5個月,風機利用小時數為550~600小時,已經超過了去年半年的數字!
“這一切,都得益于國家電網公司今年以來為清潔能源消納所做的一系列工作!眹W甘肅電力調控中心主任行舟介紹說,今年以來,國家電網公司開始實施全網統一調度,西北全網統一安排備用,盡可能增加新能源消納空間;并在全網范圍強制消納新能源,將新能源外送優先級提到跨區直流配套火電之前,發生棄風棄光時,強制壓減配套火電出力,優先輸送新能源。同時,組織開展臨時現貨交易,率先試點棄風棄光跨區現貨交易,充分利用現有通道裕度,提高清潔能源消納。
除了交易平臺,讓風電企業充滿信心的還有酒泉—湖南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全線帶電投產。工程起于酒泉市瓜州縣,穿越千里河西走廊,途經甘肅、陜西、重慶、湖北、湖南5省市,止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,額定輸電能力800萬千瓦,滿負荷運行每年可輸送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。
這讓以前只能搭其他通道“順風車”的酒泉風電有了些底氣。
國網甘肅電力發展策劃部副主任李暉介紹,此前西北已建成天中、靈紹、銀東、靈寶、德寶等5條直流線路,但酒泉地區大規模風電只能通過西北—新疆聯網工程一、二通道送出,電力外送能力遠遠低于發電能力!暗诰坪绷魍哆\初期,由于配套電源建設滯后,外送能力難以發揮!
交易平臺、輸送通道雖已具備,但一個不可忽視的情況是,由于當前電力市場總體供大于求,很多地區為了保證本省火電企業不虧損,一些省份要求減少外購電,行政壁壘較之過去更強,跨省交易和清潔能源消納的難度也隨之加大。
為此,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建議,要加快外送通道建設;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,明確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,并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;逐步放開發用電計劃,將發電權交易、直接交易等交易機制納入電力市場體系等。
統計數字顯示,甘肅全網富余電量超過600億千瓦時,在保持目前裝機容量的情況下,要徹底解決甘肅的風電困局需要挖掘更大的消納潛力,借助更大的外送市場,能源結構和配套規劃還需要更加深度的調整。
國網甘肅電力王彥民對此文亦有貢獻